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成功案例

成功案例

【48812】用新装备为农业带来新天地

发布时间:2024-05-27 来源:成功案例

  小满前后育秧忙。水稻育秧已在全市紧锣密鼓地打开,而跟着农机新装备、新技能、新设备的不断运用和改善,当时育秧流水线更显示机械化、高效化和智能化,为助力当地粮食栽培的高质高效开展、推动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能和生机。

  5月22日,丹阳延陵镇大吕村东殷甲庄常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秧田内机械轰鸣,一台育秧流水线耕种机摆放在空阔的秧池上,与周围两台高达3米多的带有大漏斗设备的机器配套在一起,伴跟着流水线的工作,水稻育秧所需的养分土经过铲车直接输送至两个漏斗口后,均匀地灌入下面流水线耕种机的铺土、掩盖两个设备口。摆盘、铺土、上水、撒种、覆土等工序有条有理、趁热打铁。随后,一盘盘分配后的育秧盘,跟着36米长的输送带慢慢地驶入顶部,几名工人接过育秧盘,忙着叠盘码放在秧田中。

  “育秧用上了新设备,省力又省工,连育秧工人也齐夸育秧更轻松了。”正在秧田边繁忙的合作社理事长常亮笑容可掬。他介绍,这种大漏斗机械叫主动沙土装袋机。本年4月,他从网上了解到这款机器的功能,觉得在育秧上可以合作流水线耕种机高效作业,便从河北一厂家引进了两台设备,经过改装变频器,可主动控制工作速度。

  近年来,粮食生产已完结全程机械化作业,但育秧耕种却存在人难找的问题。常亮坦言,“现在乡村从事农业季节性用工的农民,年纪根本都在65岁以上,用工难困扰着种粮大户。而用主动装袋机配套流水线育秧设备做一体化作业后,人工装土这一工序就被机械代替了,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育秧的劳动强度,这样就能节约3个人的用工本钱。”

  “现代新农民就要斗胆运用新装备、换用新思想,这样才可认为农业换来新天地。”常亮说,本年夏种,他家农场的水稻机插秧面积有700多亩,他预备分三批育秧。第一批育秧的秧盘现已出苗,可以供近300亩水稻进行机插秧作业。现在,他家第二批育秧也已完毕。

  在陵口镇新陵村青禾家庭农场的秧田内,农场负责人汤磊正在招待几名工人,将已暗化催芽的20多盘秧盘,放在一台长2米多、宽1米多的斜坡状移动机械设备上,这些育秧盘很快就主动铺放在一块秧池上。他介绍说:“你看,这便是咱们自主研制的一种硬质秧盘铺放机,已获得国家新式有用专利。”

  本年29岁的汤磊是一位新农民,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粮食生产规模化运营才5年时刻,但他环绕农业数字化、精准化、才智化种粮不断探究,已获得喜人成果。未处理水稻育秧季人工铺放秧盘时折腰躬背之苦,他和拿手农机修理技能的叔叔,学习国外铺砖机的原理,决议研制一种秧盘铺放机。经过合力攻关,不断进行规划和更新改造,叔侄俩在历经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后,上一年总算研制成功了这款主动硬质秧盘铺放机,并投入批量生产,遭到用户的喜爱,产品已销往辽宁、广东、安徽、湖南、上海等地。

  科技立异赋能,助力育秧高质高效。该机器能使用电动机一起驱动车辆行走与斜面传送带工作,工人无需折腰下地,只要将秧盘放在铺设架上,运行时传送带会将秧盘顺次传输至底部,与此一起,秧盘铺放时机不断向后移动。铺设架一次可并排放置2个秧盘,从上到下共可主动化铺放6盘。

  “本来,我家农场500多亩水稻配套的5亩多秧田,人工铺设秧盘的线个工人,费工吃力又累人;现在有了秧盘铺放机,只需6个人就能完结相同的工作量,真是省工省力又简便。”汤磊说,他还为周边种粮农户供给育秧服务,待这部分秧盘耕种暗化齐苗后,将由大户放入自家秧田办理,到时由他供给机插秧服务。本年,青禾家庭农场为周边大户代育秧的水稻机插大田面积近600亩。(记者 栾继业 通讯员 蒋须俊 赵玉兰 董盛盛)

上一篇:2023新客户和老客户一周(1112—1118)“好文章”榜单公布

下一篇:华鲁恒升打造数智企业

product

推荐产品